曾國藩為人處世的36字訣
02、恒: 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;欲稍得成,從恒下手;
03、專: 凡為一事,事皆貴專;以專而精,以紛而散;
04、熟: 熟極生巧,妙無不熟;萬事皆熟,熟則能強;
05、裕: 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;心胸廣寬,得道多助;
06、靜: 靜能生明,怒以傷身;靜以修身,寧靜致遠;
07、淡: 人我之際,須看得平;功名之際,須看得淡;
08、暇: 人生苦短,莫圖便蓋;事忙易錯,且更從容;
09、松: 文武之道,一張一弛;忙里偷閑,小處放松;
10、明: 人貴自知,自知則明;偏信則暗,兼聽則明;
11、實: 實事求是,精益求精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;
12、硬: 剛正不阿,鐵骨正之;迎難勇進,雄壯豪邁;
13、儉: 儉以養德,貧而自強;物欲喪志,侈以敗業;
14、重: 心胸寬博,舉止端莊;步履穩重,字墨剛勁;
15、廉: 潔身自好,嚴于律己;節欲莫貪,克己復禮;
16、勤: 刻苦求進,勤學善思;懶惰誤己,勤奮興財;
17、慎: 三思而行,謹始慎終;深思熟慮,慎者受益;
18、忠: 忠實處事,忠誠為人;忠孝持家,忠心敬人;
19、仁: 仁術并用,以仁愛人;仁禮并施,穩聚人心;
20、誠: 推心置腹,言而有信;精誠所至,始終如一;
21、敬: 平易近人,不卑不亢;內外兼修,樂道人善;
22、。 寧人負我,我勿負人;寬以待人,容人之短;
23、和: 惡語難消,忍過事堪;和睦相處,萬事諧通;
24、謙: 謙虛謹慎,好學窮理;滿則招損,謙者受益;
25、挺: 艱難險苦,堅定意念;決不氣餒,振作精神;
26、辣: 激濁揚清,賞罰嚴明;恩威并重,治病救人;
27、變: 洞察勢情,識破天機;深識遠略,出奇善變;
28、悔: 遇有不測,自查反;汲取教訓;以利再戰;
29、耐: 人生六耐,缺一不可;臨危應耐,耐以生存;
30、緩: 事緩乃圓,好從慢得;從緩待變,應對自如;
31、滑: 化危為夷,緩解矛盾;以滑化險,急中生智;
32、展: 化大為小,一展了之;誘其松懈,自我發展;
33、渾: 難得糊涂,愈致混淆;藏鋒劍銳,戒驕裝愚;
34、忍: 修身養性,志存高遠;忍氣靜心,平息憤爭;
35、退: 節制鋒芒,謙和退避;激流勇退,養精蓄銳;
36、圓: 既講原則,也講藝術;舉止留心,內方外圓。
-
古典詩詞解讀:格律詩為什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15-04-03
格律詩為什么具有永久的生命力?就是因為這種形式實在是太美了。格律詩是以漢字為載體的。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以單音、四聲、獨體、方塊為特征的文字。漢字把字形和字義...
-
孔子周游列國曾經到過哪些地方,又看到了什么15-04-16
孔子周游列國,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歷史文化故事。但你是否知道,孔子與弟子們歷時十四載周游列國,飽嘗艱辛,他們究竟到過哪些地方,又看到了什么? 孔子人生重要階段在路上 ...
-
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分析15-06-11
1.古代的農業經濟:農業發展的表現,一般要從農具改進與農作物推廣、水利工程的興修、耕作技術的進步、墾田面積的增加、糧食產量的提高、政府收入增多、國家人口增殖等方面...
-
白居易另一面:無良文人 好色到侍妾三年一換16-12-18
核心提示:我家里養的家伎,每過三年多,我就嫌她們老了丑了,又換一批年輕的進來,經常換新鮮貨色,十年間換了三次了。 白居易總是悲天憫人,一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樣子...
-
名家竹畫風骨:以君子之風,成凌云之志!17-01-01
竹生空野外,梢云聳百尋。 無人賞高節,徒自抱貞心。 恥染湘妃淚,羞入上宮琴。 誰人制長笛,當為吐龍吟。 梁劉孝先《竹》 劉孝先的這首詠《竹》詩,將竹子孤高貞潔的品格...
-
紅樓夢作者的揚州情結14-12-16
【作者單位】江西撫州市文聯 說作者有揚州情結,紅學家和紅友可能會感到奇怪。當我細讀了《紅樓夢》中有關揚州章節后,確信作者有揚州情結,而且是很嚴重的血淚情結。這里...
-
“婉約派”詞人反串豪放詞,你習慣嗎17-01-23
花間派鼻祖:溫庭筠 《花間集》收溫詞最多達66首,可以說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,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,被稱為花間派鼻祖,對五代以后詞的大發...
-
老子《道德經》的當下意義 處理好爭與不爭的關系15-04-23
老子五千言,流傳兩千多年,據說是世界上僅次于《圣經》發行量的一部人類文化典籍。之所以有這樣歷久彌新的翻譯量、印刷量和閱讀量,其根本在于它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恒常思辨...
-
有文憑沒文化有多可怕?17-01-02
沒文化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文化還裝有文化。 曾在知乎看過一個人寫過這樣一段經歷: 小學《社會》課上老師在講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,是這樣給學生描述的:原子彈就是一種...
-
劉夢溪:如何評價儒學的歷史地位?16-12-17
劉夢溪 百年中國,再沒有其他學說像儒家思想這樣,經歷了如此長時間的反復跌宕和嚴峻拷問。 蔡元培先生是何等樣人,中國現代教育泰斗的稱謂,他比任何人都當之無愧。但他不...